第(1/3)页 秦九章给梅兰芳、吴震修各倒了一杯酒,然后说:“梅老板,吴经理,正所谓明珠蒙尘、渴求贤人,不知道能不能引荐他们两人到道儿北演出?” 梅兰芳说:“二胡确实不多见,茶楼里演出的剧目多样,三首如果都是新曲,的确能入道儿北茶楼。” 秦九章示意了一下杨晓寒和杨爷爷,一起举起酒杯:“烦请梅老板操心。” “好说,好说,”梅兰芳一饮而尽,然后对旁边的吴震修道,“吴兄,你人脉更广,帮个忙?” 吴震修说:“二胡的话,我也不甚了解,可以先入前门广德楼,二位意下如何?” ——这就是答应了。 杨爷爷高兴道:“我们没有二话。” “太好了!”秦九章没成想这么顺利,又斟满酒,“敬两位!” 梅兰芳确实很感兴趣,毕竟二胡对他来说也很新鲜,否则怎么会答应得这么干脆,他又问道:“能不能细细说一下三首新曲儿,是个什么背景?” “当然可以。” 秦九章一一说明。 内涵还是有的。 梅兰芳频频点头:“很有故事性。” 看来这年头,很多东西想引起轰动,也要会讲故事。 吴震修又想到新点子:“在广德楼演出,可以放开一点,不如编个小曲,把故事唱出来。” “不用编,”秦九章说,“小曲也有现成的,届时让晓寒唱出来,又是个新节目。” 杨晓寒疑惑道:“我?” “什么小曲?”梅兰芳直接问。 “《探清水河》。”秦九章说。 “《探清水河》?”吴震修说,“三弦吗?” 梅兰芳则说:“我以前听过。” “我改编了一下,和你们听到的不一样。”秦九章说。 杨晓寒说:“我也在天桥经常听到,能怎么个新法?” “怎么说哪……”秦九章想了想,“不如我随便唱一段,你们就知道了。” “再好不过。”梅兰芳说。 “我唱得很一般,不要见怪。” 秦九章上辈子时,这首小曲太火了。 《探清水河》的原曲清末民初就有,故事挺悲情的。 后来是郭德纲改编,然后让张云雷突然唱火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