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桂花婶在家吗?” 听到敲门声王桂花抬身快步走了过去。 “来了来了—呦—宋家丫头,你今儿咋有功夫来串门?” 不怪她这么问,左右邻居就没有不夸这小娘子的,手脚勤快还能赚钱,谁家像她这么大的丫头不寻着空偷个懒,但谁都没见她出门闲逛过。 “我这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,桂花婶别见怪。” “就你这丫头外道,有啥事尽管说,婶子能办的肯定帮你办喽。” “那我先谢过婶子。”“这是我最近新做出来的粉条,炒着吃或炖着吃都行,给您拿点尝尝。” “那我可得好好尝尝。”“不怪我家你叔总夸你这丫头,真是个心灵手巧的,我咋就没生出你这么个能干的丫头,哈哈…” 王桂花拉着宋春进了堂屋,这才问出要她帮啥忙。 “婶子您也知道我在码头摆个摊子,最近有船上的人看中我家豆干,要多买些运到临县去卖。”“但我家就这么两双手,哪里忙的过来,便想着过来问问婶子家里有没有空闲的人能帮着忙几天,工钱照付。” “嗨—我还以为啥大事,放心吧,你说哪天要用人,我让你大哥过去,不用你付工钱。” “那哪里行,吴大哥也要挣钱养家的,我可不能占咱自家的便宜,该多少就多少,那大哥明天没活的话就过来?” “行,肯定去。”王桂花笑的合不拢嘴,这宋家丫头说的话咋就让她心里那么舒坦呢。 可惜她两个儿子都成亲了,她那侄子不提也罢,若这么好的小娘子介绍给那小子她都亏心。 宋春谈好事情回到家,心里踏实了不少,只是想起裘三爷觉得她还是该给些银子做谢礼。 自从做起豆干生意,人家可给自家介绍了好几个单子,她不能这么心安理得的受着。 虽裘三爷曾说这不过他动动嘴的事情,但宋春明白一个道理,任何轻而易举的背后都藏着别人长久的努力和付出。 第二天宋夏留在家里和吴长江做豆干,宋春则带着清明去出摊,有清明帮忙添柴收钱,她倒不至于忙的手忙脚乱。 收好摊位,嘱咐清明看好东西,她则奔窝棚而去。 如今天气越发阴冷,码头的船只也少了不少,大的货船更是不见一艘,裘三爷手下的人也清闲了下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