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军议-《无墟之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三处“虚”,在虎符加持的感知下,如同黑夜中的萤火,清晰可见。但在寻常将领眼中,看到的只是突厥兵锋之盛,妖术之诡,却看不到这盛极之下隐藏的裂痕。

    厅内的争论渐渐平息,众将的目光都望向了始终端坐于主位,闭目养神的杨素。他依旧是一身青衫,与满堂甲胄格格不入,却无人敢忽视他的存在。

    就在一片沉默,无人再提出新见时。

    一个清朗而略显年轻的声音,在议事厅末尾响起,打破了沉寂。

    “丞相,诸位将军。卑职有一言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
    所有目光瞬间齐刷刷地转向声音来源——那个站在参军序列末尾,如同背景板一般的年轻身影,李靖!

    刹那间,厅内响起一阵低低的哗然和嗤笑声。

    “嗯?那是谁?”

    “新来的李参军?他有何高见?”

    “黄口小儿,也敢在军国大事上妄言?”

    质疑与不屑几乎化为实质。连站在前列的红拂,也微微蹙眉,看向李靖的目光带着一丝担忧。她知道李靖不凡,但在此刻众将皆主张固守的情况下,贸然出头,极易成为众矢之的。

    杨素缓缓睁开双眼,深邃的目光落在李靖身上,无喜无悲:“讲。”

    李靖深吸一口气,顶着无数道或锐利、或嘲讽、或好奇的目光,迈步走出队列,来到沙盘前,向杨素和众将抱拳行礼。

    他没有去看那些将领,目光沉静地落在沙盘上,朗声开口,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议事厅:

    “敌军势大,兵锋正锐,兼有……异术助阵,此确为实情。固守待援,看似稳妥。”

    他先肯定了主流意见,随即话锋陡然一转,如同出鞘的利剑!

    “然,卑职观之,敌军盛极之下,实有三虚!”

    三虚?众将面面相觑,连那些老成持重的将领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。

    “其一虚,后勤!”李靖伸手指向沙盘上那几条断续的红色能量线,“突厥劳师远征,其补给线漫长,需跨越数处沙暴禁区与险峻之地。如今虽未断绝,但极为脆弱。我军若能遣精锐游骑,不断袭扰其粮道,纵不能断其根本,亦可使其前线大军时刻处于饥饱不定之境,士气必堕!”

    这一点,一些擅长机动作战的将领微微颔首,表示认可。袭扰粮道,确是古已有之的战术。

    “其二虚,人心!”李靖的手指移向那庞大的血色光团内部,“突厥乃部落联盟,非铁板一块。阿史那部与仆骨部素有旧怨,回纥与薛延陀亦非一心。其眼下因利而合,兵锋正盛,尚能一致对外。然,久攻不下,利益分配不均,其内部矛盾必生!此为我可分化、利用之机!”

    这一点,更是直指游牧民族的核心弱点,几位老将眼中已露出深思之色。

    “至于其三虚……”李靖的声音略微停顿,目光变得极为凝重,他无法直言巫族规则之力,只能换一种说法,“其三虚,在于其‘力’之根源!卑职于第七烽燧亲身体会,那异术虽诡谲强大,然……其力驳杂不纯,运转之间,隐有滞涩反噬之象!仿佛强行催谷,根基不稳!此非长久之道,必有其致命破绽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满堂皆惊!

    前两点尚在兵法常理之内,但这第三点,直接点出了那令人谈之色变的“妖术”可能存在弱点!这需要何等的洞察力与胆识?

    不待众将消化,李靖石破天惊地提出了核心战略:

    “故,卑职以为,固守虽稳,却是坐待其变,将主动权拱手让人。我军当反其道而行之,效仿卫公古法,行险中求胜之奇策!”

    他手指猛地指向沙盘上,那盘踞着灰黑气息的突厥王庭方向,声音斩钉截铁:

    “遣精兵一支,不惜代价,千里奔袭,直捣黄龙!”

    “此战目标,非为歼敌多少,亦非攻城略地。而在乎——斩其‘首脑’!无论是突厥的可汗,还是那异术的源头!一旦功成,敌军失去统筹与力量核心,必然阵脚大乱,内部矛盾爆发,数十万大军,不攻自破!”

    “哗——!”

    整个议事厅彻底炸开了锅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