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如何,新刀缺口几何,旧刀缺口几何?” 二人对视一刻,由赵充国站出来禀告。 “旧刀有九处缺口,新刀有一处缺口,这新刀颇为好用。” 赵老将军此言一出,殿中立刻是一片哗然。 哪怕是一点都不知军务的文臣,都跟着啧啧称奇。 范明友虽然一直对天子有轻视,到此刻也不得不跟着赵充国称赞道:“倘若我汉军人人都能配上此刀,斩杀匈奴头颅,更加易如反掌。” 接下来,朝臣们的惊叹不只是给这些刚刀的,更是给门下寺和天子的。 开衙不到一个月,就拿出了这样的好刀。 行事之快,可见一斑。 和一众朝臣比起来,霍光倒是并不惊奇,天子醉心于工坊之事,弄出这些秘法倒也不奇怪。 “陛下英明,有七窍玲珑之心,乃我大汉之幸!” 霍光对着天子拜了下去,朝臣也跟着霍光拜了下去。 这其中的大部分人不免有一丝讨好的意味,但是赵充国、张安世和丙吉等明里暗里的“帝党”却多了一份欣喜。 他们与天子接触最久,已经对天子“以小博大”的做派有了更多的了解。 今日的事情,恐怕不是几把环首刀那么简单。 果然,在一众朝臣行完拜礼之后,还没来得及站直身体,刘贺就“开火”了。 “炒钢法炼出来的钢不仅可以锻刀,还可以造箭簇,甲片……朕都已经命人试过了,都比旧有之物的更优。” “因此,朕想提一句,这大军出征的事情,可否挪到来年秋天,这样可以让汉军将士都配上新刀新甲,岂不是更容易凯旋?” 简单来说,朕不同意出兵。 这一次,殿中有一些安静,自然是无一人站出来应和。 天子这想法,太天真了,果真没有丝毫的理政的经验,更是对军务毫不了解。 十几万将士聚集在长安和三辅的附近,每日就要消耗一万六七千斛的粟,假如真的等上一整年,白白吃掉的粮食就价值十亿钱。 朝臣们都齐刷刷地看向了霍光,在大大汉,只有霍光有资格“教训”天子。 “陛下,此次出征,朝堂上上下下谋划了数月之久,而乌孙国此刻更是岌岌可危,因此断然不可再拖延了。” “更何况每日人吃马嚼,十几万军队虚耗在此处,所耗费的粮草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,更不可更改出征时间。” 霍光倒是没有生气,他解释得很耐心,他自以为自己看透了天子。 他猜想天子只不过有些“急功近利”,想让门下寺的刀早点能用到那战场上罢了。 在霍光看来,刀确实是好刀,但是无关紧要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