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如此说来,甚至要比简牍还要便宜一些?”王式错愕地问道。 “嗯,正是。” “那天下的百姓,岂不是人人都可以用上这纸来书写了?” 刘贺点了点头说道:“王傅看得透彻,如果用这纸来印书,那么一本《论语》,最多也不过一寸厚。” 王式没有注意到天子言语中的那一个“印”字,但是他还是猛然间就站了起来,朝天子行了一个大礼,说道:“陛下恕罪,老臣在昌邑国时,说陛下拘泥于雕虫小技,那真是罪该万死,陛下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。” 没想到这王式竟然如此开明和通透,竟然一眼就能够看清楚这“纸”对于百姓的重要。 但是,这还不够,刘贺要给大汉的太学令一个更大的惊喜。 “王傅莫激动,朕还有一物要给王傅看。” “何物?” “王傅先将情绪平复下来,如果王傅有什么三长两短,那么朕可是要损失左膀右臂了。” 刘贺这么一说,生性本就有些急躁的王式就更加焦急了,但是又不好强行逼要,只得把案上的那一杯冷茶倒在了手掌中,然后拍在了自己的脸上。 “陛下,老臣此刻已经冷静下来了,但说无妨,陛下此刻就是把孔圣人的亲笔所写的《诗经》拿出来,老夫也自是岿然不同。” 刘贺被王式这“孟浪”的行为弄得哭笑不得,他摇了摇头之后,把藏在案下的那本《论语》拿了出来。 “王傅请看,就是此物,虽然不是出自孔圣人之手,但恐怕孔圣人在世见到了,也要赞叹几声。” 中国传统的书籍,其实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,中间出现过五花八门许多种形制。 从最初的简牍和卷轴,到东汉纸张推广之后出现的龙鳞装、旋风装和经折装,再到唐宋印刷术出现的蝴蝶装、包背装,再到明清时期的集大成者——线装书…… 书籍在材质上越来越轻薄,但是在装帧上越来越合理……再加上印刷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良,到线装书的时候,又增加了一份形式的美感,已经成为了一门艺术。 刘贺跳过了前面千百年来的曲折和弯路,直接让禹无忧他们将书籍的形制定为了线装,不仅美观而且实用。 摆在王式眼前的这本书很薄,只有半寸厚,而且边边角角如同刀切过一般平整,书背更是挺括得像少女的脊背。 封面非常简单,靠左侧的地方写着《论语》两个隶书大字,还有用小上许多的字写着“孔丘”二字。 “陛下,这是何物?” “这自然是《论语》了,王傅要不要翻开来看看?” 王式非常罕见地失礼了,他没有回答天子的问话,而是径直伸手将那本《论语》拿在了手中,轻轻地翻开了第一页。 转瞬之间,刘贺就在王式的脸上捕捉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。 惊讶、狂喜、痴迷、不解……所有这些表情短短几瞬出现在王式的脸上,非常精彩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