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嗯?” 刘贺故意拉长声音,从鼻子中哼出了这个字,硬生生地打断了田王孙的上奏。 “朕这次听明白了,田公是觉得朕学识不够,不能裁定经书,是也不是?” “这……这……”田王孙说不出来,也不敢说出来,脸色更苍白了。 六百石博士官到大汉天子,中间的鸿沟隔得太远了,不是什么清高和气节可以填平的。 “你并无有心冒犯,朕也无意降罪于你,但是田卿说天下各派所传的儒经都是历代大儒的心血,那么就都应该经得起考验。” “朕也不是独断专行之人,如果真的不学无术,那受邀来长安的大儒自然可以为朕解惑,最后可由儒生裁定经书通行版本,你看如何。” “如果哪一派要劝阻,朕也就只能怀疑他们是心虚不敢来辩经,欺世盗名之徒,来不来也不重要了。” 刘贺往前走了三大步,往后退了一小步,已经是难能可贵了。 “蔡卿,你觉得朕所说之事,可否可行?”刘贺把话题扔给了蔡义。 蔡义没当成丞相,本就郁闷消沉,虽然不敢当面顶撞霍光,但是对他也是充满了怨恨之心,更是在寻找新的“安生”之路。 如今天子点了他的名字,让他精神为之一振。 从未央卫尉王吉那里算起,自己和天子有一小份的师生情谊;从自己的孙女那里算起,自己又是天子的长辈;自己还是三公九卿之中,对儒经最有研究的一个…… 跟着霍光没有肉吃,还不如跟着天子有羹喝。 想到此处,蔡义不假思索,撑着几案就站了起来,颤颤巍巍地说道:“天子所言极是,老夫读儒经几十年,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通行的经书了,世间的儒生不应该阻挠!” 刘贺笑着点了点头,墙头草也有墙头草好啊,也能为自己所用。 “蔡卿是御史大夫,又是治《齐诗》的大儒,他都这么说了,朕就独断乾纲一次,来年五月初一,在石渠阁召开文学会议,各家各派,均可以携经参加,评定各经之优劣。” 刘贺大手一挥,就将事情定了下来。 随即,他下诏让各郡国守相和三公各推荐两个儒生,来长安参加石渠阁文学会议,辩论各派经意的优劣,一同确定通行版经书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