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长安城中并没有设置太多的军营,也不可能容纳下十几万人的军队。 因此每一路军队并没有完全聚集在一起,而是分散在长安城、三辅和附近的陵县。 这些军队会一部一部地出发,在一路向西的路上不断汇聚集合,最终形成一支数万人的骑兵大军。 这样的大军,不只一支,而是有五支。 为了避免霍光起疑心,刘贺并未提出要去送一送赵充国——而出兵这几日的劳军赏赐,也是霍光去代劳的。 刘贺来到长安之后,并不算安分,抢了霍光的不少风头,这半个月,终于让霍光重新走到了长安的台前,成为了朝堂瞩目的核心。 虽然刘贺不能出城门相送,但是他在赵充国出城的那一日,仍然带着禹无忧和戴宗来到了北阙之上的丹墀之上。 虽然没有带酒,更没有准备三牲太牢,但是刘贺仍然面朝西城门的方向,久久地站着,平视着远方。 在城墙、平原和高山之中,刘贺只能看到一道细如黑线的印记。 那应该就是出征的汉军了吧。 虽然看得不真切,但是刘贺似乎看到了一张张质朴的大汉好男儿的脸庞。 不知是谁家的儿子,不知是谁家的丈夫,又不知是谁家的老父——不求凯旋,但求平安。 刘贺就这样在越来越烈的秋风中,一直站了整整半个时辰,当那条黑线彻底消失在地平线上之后,他才抬手擦了擦被风沙吹得生疼的眼角。 “陛下,柳相他们来了。”戴宗在刘贺身后轻轻地说道。 刘贺转过身,看到排成两排的昌邑郎们。 一共二十个人,为首的正是那个差点一箭射死刘病已的柳相。 刘病已应该已经见识到了西域的风沙的凌冽,而柳相明日也要赴其“后尘”了。 两个“仇人”,在不之情的情况下,走上了同一条道路,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。 刘贺走到了昌邑郎的面前,昌邑郎们立刻准备下拜,但是被天子抬手拦住了。 “披坚执锐,不便下拜,行军礼即可。”刘贺微微笑道。 二十个昌邑郎一愣,随即抬手行了一个军礼——龚遂和简寇很有一套,将他们训练得非常好。 此刻穿甲戴箭,居然和远处那些兵卫没有任何的区别了。 几年之前,他们是只知道跟着昌邑王厮混的恶奴。 几月之前,他们是在昌邑工官里做苦力的少年郎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