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蔡义、任宫殿前失仪,罚半年俸禄……” 从这里开始,天子往后的话,霍光一句都没有听清,他看到高高在上的天子就如同一座人形塑像一般,没有任何感情地下着诏令。 一切朝朝政,仍然由仲父决断。 天子说得好听,但却是袖里藏刀——此举至少让那些藏在暗处且反对霍光的人,有了攻讦的机会。 更重要的是,今日的事情是一个风向。 霍光在朝堂上“说一不二”的权力,似乎没有了。 这才是最危险的信号。 此刻,霍光完全清醒了过来,今日朝堂上这突如其来的争斗,与那个口口声声还称自己为“仲父”的天子,绝对有关系。 这天子到底又想做什么?! 天子是受人胁迫,还是受人蛊惑——又或者是主谋? 霍光越想越心寒。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——朝堂之势,危矣;大汉江山,危矣;霍家荣华,危矣。 …… 天子的一达通话终于说完了,连同霍党在内的所有朝臣,又拜了三拜之后,就领了旨意。 这期间,虽然霍党们有一些犹豫,但是他们看到连大将军霍光都没有再出面阻拦天子,就都退缩了。 被朝堂大势裹挟在其中的霍党们,对这诏令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。 他们现在只能乖乖地随波逐流,重新回到大汉臣子本来应该站着的位置——这是“礼”,是“中庸”,更是“本分。” 满腔愤懑的霍光罕见地没有下拜,但是也没有出言制止天子。 一时之间,他觉得天旋地转,似乎刚刚好转的风寒之症突然又回来了。 是不是晨间在丹墀上站得久了一些,吹了冷风,所以又病了? “众卿平身吧。”天子下令,所有人都站了起来,默不作声地回到了原来的队列当中。 短短几息的时间里,众臣归位——这前殿之中,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 但是,这近百名大汉朝臣的表情十分丰富。 欣慰、窃喜、愤怒、惶恐、不解、惊讶……出现在不同“派系”的朝臣的脸上。 许多人开始重新咀嚼刚才发生的这件事情,想从中砸吧出一些别样的滋味来。 …… 最后一个从殿中向右侧队列走去的人,是霍光。 在众目睽睽之下,这个几乎和前殿一样高的辅政大臣,有一些落寞地向自己所站的位置走去。 他需要一点时间,来理清楚今日发生的这一切。 没想到,天子居然叫住了他。 “仲父,今日可还有军情要奏?” 霍光停了下来,有些怨恨地看着天子——他居然猜不透天子的用意是什么。 以前,霍光看这朝堂,觉得哪里都是一片光明和坦荡;但是今日再看,却到处都藏着杀机和荆棘。 还好,霍光有经验。 刚才,已经输了一场,就不能再丢脸面了——再丢脸面,霍党当场可就散了。 他打起了百倍的精神,再次回到殿中,似乎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。 “老夫确实有军情要奏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