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9章 霍显:夫君,该起来吃药了(求订阅)-《朕非汉废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即刻就进宫去,然后率群臣上一道奏书,恭请陛下亲政,这样如何?

    能不能解决霍光当前的困境,能不能保住霍禹的性命,能不能让天子与霍家和解呢?

    霍光不敢确定。

    而且,他愿意让天子亲政,但是却不愿意放掉手中的权力。

    回到河东去当一个富家翁,不是霍光的选择。

    不只是因为他对大汉的江山放心不下,更因为他不敢想象彻底失去权力的生活。

    百官公卿的恭维,宗亲外戚的尊重,天下百姓的传颂,执掌大汉的诱惑……

    甘之如饴,食髓知味。

    一旦品尝个中滋味,又怎可能轻而易举地放弃?

    天子可以提前亲政,但是彻底放下权力还不到时候。

    随着案上的公文越来越少,霍光又觉得有一些眩晕。

    此时,他在那些公文的最下方,看到了一张与众不同的纸。

    拿起来好奇地打开,发现竟然是《长安月报》。

    没想到,天子还真的把这个新奇的事物弄出来了,真是雷厉风行。

    今日没有太阳,是一个阴天,寝房的门窗关得很严,所以光线很暗。

    霍光用一支铜签挑了一下灯芯,让那豆大的灯火更亮了一些。

    接着,他就对着这跳动的灯火,读起这张《长安月报》来。

    最先映入眼帘的是《仕林楷模》中那篇由天子亲自写的文章,言辞简约,却不吝对霍光的赞美。

    没想到,天子竟然没有将这篇文章换掉,仍然还是将它公之于众了。

    霍光历经三朝,被天子褒扬旌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。

    但是那毕竟都是发生在朝堂上的,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样“白纸黑字”地在整个长安流传。

    从今日起,长安城的百姓们恐怕都知道他霍光的功绩了吧。

    这宣纸真是一个不得了的好东西,没有宣纸,也就没有这新奇的《长安月报》。

    这篇文章能登载出来,是不是意味着天子没有那么“绝情”呢?

    霍光不喜欢读书,但是不知为何,却觉得这《长安月报》很是有趣,渐渐就读了下去。

    上面的文章,不管是长是短,遣词造句都很直白简单。

    不像那些儒生写的赋一样引经据典、文辞繁复,读了后面就忘记前面。

    别说是朝堂上的百官公卿了,就是贩夫走卒听到了,也能立刻就能听懂。

    而且这些文章的内在也非常有趣,登载了不少乡野间的见闻,让霍光都暂时从繁重的案牍中解脱出来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