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8章 皇帝大闹朝堂2:罢尚书署,行内阁制;票拟批红,君臣和谐!-《朕非汉废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所以,刘贺才要突出这第二项新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刘贺等百官公卿们的议论声逐渐小下去之后,才继续不紧不慢地往下说去。

    “尚书署撤掉之后,中朝官未来就要挪到别的地方议论朝政了,至于说挪到何处去,朕倒是有一个想法,说出来与众卿商量一下……”

    “在温室殿的西北,有一藏书阁名为石渠阁,那里藏着许多的圣贤书……”

    “朕以为想要治理好朝政,还是要多读圣贤书,否则难免会像不喜读书的霍氏一样误入歧途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新的中朝官议论朝政的衙署,就挪到石渠阁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移到了石渠阁,也就不便再叫尚书署了,以免再和尚衣监这些衙署弄混了,这衙署就叫称内阁吧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领尚书事也就不再称为领尚书事了,改成大学士,此名也可以督促其勤学读经,比追圣人遗徳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各号将军,不属于内朝官也不属于外朝官,单独别治,以备军事。”

    百官公卿听着天子娓娓道来,在惊讶之余更是对天子生出了许多的佩服和敬仰,更是自愧不如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这新衙署的地点就选得极好,而大学士的称呼也别出心裁——毕竟,名正而言顺啊!

    光看这大学士的称呼,天子似乎对儒学是更加重视了,这可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于是,不少儒学造诣深的朝臣纷纷捋须,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。

    但是,张安世这几个领尚书听着“内阁”和“大学士”这些新鲜的字词,内心翻腾的波浪却一阵高过一阵。

    不管怎么看,自己手中的权力都是越来越小了。

    天子这一手釜底抽薪实在太高明了,让他们猝不及防。

    张安世们今日只想要推举空缺的官职,他们哪里会想到天子直接向他们“发难”!

    把三公、尚书署一口气全部都裁撤了。

    他们觉得心中有一口气憋着上不来,也觉得自己有些可笑。

    就像一个门下缉盗,大张旗鼓地去捕贼,回头一看,自己的家却被偷了。

    张安世们终于看出了天子推行这两项新政的目的:加权皇权并且削弱相权。

    看来,当今天子是想要当一个说一不二的“千古一帝”了。

    这对天下、对朝臣、对百姓、对世家,可能都不是一个好兆头。

    张安世和丙吉两人的眼神有来有回地交流着,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些忧虑,但是却又不能站出来进谏。

    刚才天子给他们重赏的时候,他们没有坚决地拒绝;如今天子要夺他们的权了,他们又怎可能站出来进谏呢?

    更何况,天子只是夺了三公和领尚书事的权力,九卿和列卿的官职却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殿上百官的利益在这两项新政之下,没有收到太多的影响——影响的是他们这些最顶层的朝臣。

    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。

    甚至,对于其他的朝臣来说,这新政还是一个机会。

    中朝官和内朝官要别治,意味着一人只能有一个官职,那么就会空出许多官职。

    就拿丙吉来说,原来是总领尚书事和光禄勋,按照新制,一旦入阁,就不能再担任光禄勋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