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0章 《衙署会要》出炉,反对变法新政者,可判枭首族灭之刑!-《朕非汉废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先变这朝堂的格局,将朝政掌握在手中,就是为了日后让其他的变法新政更顺利。

    想通了这一个关节,这七个新晋的内阁大学士的表情就各有不同了。

    魏相是期待。

    韩增和赵充国是淡漠。

    张安世、丙吉、韦贤和刘德则是担忧和迷茫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约莫过了一刻钟之后,这前殿里的翻书声才逐渐停歇了下来。

    朝臣们将草草翻看过的《衙署会要》放回了面前的案上,而后齐刷刷地看向了玉阶之上的天子。

    这时,厚重低沉的报时钟声从远处传入了殿内,没想到这两个时辰的时间这么快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这两个时辰恐怕是这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两个时辰,大汉朝堂上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刘贺背手而立,听着那钟声,有些愣神。

    当钟声的余音彻底停歇之后,他才转而看向了玉阶之下的朝臣,准备对今日的变法新政来一番总结。

    “子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……没想到两个时辰竟然就这样过去了,朕浑然不觉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爱卿,朕在年前就说过,要变法行新政,那时恐怕还有爱卿认为朕是一时兴起……”

    “那么到了此时此刻,这前殿之中,恐怕没有人再怀疑朕的决心了吧?”

    一次大朝议就引发了这样大的变化,哪个人如果还敢怀疑天子的决心的话,恐怕在朝堂上活不过三日。

    “如果把大汉比作一个人,那么天下郡国就是四肢,三辅就是赤心,内阁及九卿两府就是那一抹精魄。”

    “唯有这一抹精魄清明通透了,那这赤心才能跳动,四肢方可灵活自如地行止,这人才可以健步如飞。”

    “接下来这一个个月,朕希望诸公能按这《衙署会要》来行事,尽快让政事顺畅地运转起来,不至气血凝滞。”

    “诸公可愿意替朕分忧?”

    稍稍迟疑之后,在那七个内阁学士的带领之下,所有朝臣从榻上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臣等定当为大汉的社稷尽绵薄之力,绝不负陛下圣恩!”说完之后,他们再次齐刷刷地拜了下去。

    群臣们下拜的动作非常整齐,甚至连弯腰的弧度都没有区别,看起来非常地恭顺谦卑。

    但是,刚刚在上的刘贺却突然冷笑了一下,这抹冷笑非常残酷,犹如年前的寒风一样冷峻。

    可惜,下拜的朝臣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幕。

    “不遵《府衙会要》行事者,或阳奉阴违者,官民皆可上书弹劾……”

    “受弹劾者由御史大夫府、廷尉寺、光禄勋三衙会审,罪重者可判枭首、族灭之刑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不敢。”

    于是,在这大朝议上,大汉帝国长安朝堂上的变法新政在形式上完成了。

    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不知要多少人血来润滑,这新制度才能顺利运转。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