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就这样拉拉杂杂地讲了半个多时辰,堂下之人终于没有再要继续发问的了。 孔霸沉默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,默默地喝下之后,长长地叹了一口气。 “真是看不透这县官的心思,他到底是如何想到这样一个妙法的,实在是佩服!” “以后,我等在精舍中辩经,又或者相互辩经的时候,也可以采取这一妙法了。” 其余的人,连带严彭祖和蔡千秋,也都频频点头,提不出任何的反对意见来。 “至于儒生团的名录,虽然还没有下诏公布,但县官已经拟出来交给老夫了,请诸公参详。” 韦贤说罢,从怀中拿出了一式几份的名录,分发给众人传阅。 看着宣纸上的那些名字,堂下之人再次发出肯定的赞叹,天子非常公平,是用了心的。 该有的人都有,不该有的一个都没有——天子没有在里面安插任何不够格的亲信左右。 能被称为天子亲信的,只有两个人,一个是王式,一个是王吉。 王吉精通《韩诗》,此学位虽然一直没有被立为官学,但是是与《鲁诗》《齐诗》齐名的儒经。 而龚遂并没有入选其中。 看来,天子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,要的是一个不容置喙。 但是,在敬佩之余,在场的许多人又觉得有一些难以理解——天子未免太自负了一些。 用了这一人一票的投票法,天子岂不是“自寻死路”? 虽然天子也在这辩经团中,也有王式和王吉的支持,但是他们毕竟只有三票,而这儒生团足足有近二十人啊。 这近二十人当中,年轻的儒生只有“田门三杰”,顶多再有一个施雠会赞同天子。 在这种局面之下,天子绝不可能赢的。到时候,不只是不会赢,还要威严扫地啊。 又或者说,天子认为自己可以说服儒生改换门庭?这未免有一些痴人说梦了。 孔霸板着的脸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:天子太重名正言顺,想出投票的办法,反而弄巧成拙了。 他用力地咳了几声,让场间议论纷纷的人安静了下来,而后做出了决定。 “投票之时,定要给刊印通行版经书投反对票。” “若是我等这一轮就赢了,那么此事也就到此为止。” “若是有何意外,这第一轮输了,那裁定经书的时候,就投我等选出来的经书。” “县官要的是名正言顺,那我等就要让县官输得心服口服……” “若县官反悔,那我等当场在石渠阁碰柱而死,逼县官收回诏令!” “诺!”堂下儒生齐声答道,一幅同仇敌忾的模样。 但是细看下来,却又有几人神色有异,似乎另有所想。 求全订!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