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孔霸抵达长安城是正月二十五,石渠阁会议的日子则是二月初一。 中间的这几天时间里,长安城比平日热闹了许多。 而最为热闹的地方当属三处。 第一处,自然是孔霸落脚的“孔宅”。 每日从卯时开始,就有成群结队的儒生来到孔宅,把此处围得是水泄不通。 有人是想获得孔霸的一些指点,至少来日也可以借此说自己是大名鼎鼎的孔霸的弟子。 这样一来,不管是开精舍收徒养活自己,还是出仕为官,都会获得不少的便利。 还有人要将自己注疏的各家经书递进宅中,想能博取孔霸的几句夸赞和旁批,也能当做日后飞黄腾达的垫脚石。 更有甚者,竟然是来认亲戚的。 长安北城郭一个诨名为阿苦的地痞无赖,不知从何处偷来了一身儒生的行头,如沐猴衣冠一般来到了孔宅的门口。 此人口口声声说自己也姓孔,名叫孔苦,乃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留下的庶出子的后嗣,论辈分比孔霸还要高上一辈。 这孔苦在孔宅前大呼小叫,竟然要让孔霸直接出来迎接他。 旁的事情也就罢了,庶出子的闹剧简直是对仲尼的污蔑,守在大门处的孔氏子弟将其痛打一顿后,扔到了官道上。 末了的时候,这些孔氏子弟还恨恨地咒骂了一句:“你也配姓孔!” 吃了一通打的阿苦才在众人的耻笑声中落荒而逃。 为了不让孔霸这个大儒受到打扰,从第三日开始,执金吾安乐就调了一百明光卒来,在孔宅附近巡视。 如今的巡城亭卒和明光卒生发起来了。 经过平定霍氏死士的那一战,他们在长安中已经树立起了赫赫威名,寻常的泼皮无赖再也不敢与他们为敌。 在明光卒的护卫之下,孔宅终于稍稍安稳了一些。 这第二处热闹的地方自然就是长安城西边的太学。 博士弟子们的争执没有因为各地大儒的到来而平息,反而是愈演愈烈起来。 在太学门前的空地上,时时刻刻都有博士弟子在争辩。 不只是博士弟子,三辅陵县中的儒生和长安城的儒生也聚集到了此处,参与其中。 这汹汹而来的年轻人们,让一众博士官如临大敌。 不管立场是什么,博士官们都一刻不离地守在太学门外,生怕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会闹出什么乱子来。 已经有不少的儒生,扬言要去北阙广场向天子进谏了。 第三处热闹的地方是各闾巷口的告亭。 如今在长安城里,不仅是那些儒生,就连那最寻常的百姓都对科举制、庠学制和通行版经书的事情有所耳闻了。 这些普通的百姓没读过太多的书,甚至不识字,但是他们一点都不比朝堂上的阁臣和太学里的博士官蠢笨。 他们很快就从这“新政”中找到了一些生发的机会,全部都等着天子那一锤定音的诏令在告亭里张贴出来。 这一日,轮到了孟班休汤沐假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