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参与了北阙广场跪谏的朝臣们,面色顿时阴沉了下去,脸上仿佛盘踞了一层经年的尸气,了无生意。 “内阁大学士魏相,处置三郡之事,乃是奉了朕的诏令,虽行事有一些刚猛过当,却不失尽忠尽责。” “因此功过相抵,无赏也无罚!” 这一次更过分,甚至没有任何的惩罚,几乎全盘认可了魏相的所作所为,这更让张安世们郁结于胸。 接着,他们就看到天子忽然从皇榻上站了起来,沉默着朝前走了几步,脸色是越发阴沉。 这让他们生出了一股很不好的预感——今日大朝议这场戏,恐怕不会按照他们想象的方向演! “今日,已经是五月二十七了,距离改元已经过去近半年了,离朕推行新政也过去了半年了。” “安乐也好,魏相也罢,他们的行事作风虽然有待商榷,却是一心为了让新政得以推行。” “然而,也有胆大妄为之徒,暗中勾连,含沙射影,想要借抨击新政来动摇大汉的根基。” “这是朕决不允许出现的事情!” “数月之前,朕曾经在这前殿里说过,何人敢阻挠新政,按谋逆处置!” “众卿想必已经看到长安城里的汉军了,那就是为了平定谋逆而来的。” 刘贺说到这里,故意就停顿了片刻,让一众朝臣慢慢体会其中的恐惧。 此举确实奏效了,张安世们的表情由愤懑郁结转成了惊恐错愕——天子不是要恩威并施,而是要穷追猛打! “既然朕有言在先,也就不算是不教而诛了,阻拦新政之人,当从重惩处!” “陆家夷三族,男丁十五岁以上者,枭首;十五岁以下者及妇孺,徙至交趾郡。” “袭击魏相府宅之乱民暴徒,全部具五刑,枭首。” “幕后指使之人,夷三族,男丁十五岁以上者,枭首;十五岁以下者及妇孺,徙至蜀地。” “另外,内阁立刻拟诏下诏,按魏相所定之成制,徙关东各郡国百万之家填充至平陵县!” 对这些人,天子就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,而是雷霆重击,不留任何余地和活路。 天子轻飘飘的几句话,就让十余家世家大族身死族灭,更让天下百万之家远离故土。 张安世们顿时觉得头昏目眩,心中长存的固有思维,让他们忍不住想要站出来劝诫。 这一次,没等他们站起来向天子进谏,天子反而主动找到了他们。 “内阁大学士刘德!”刘贺第一次如此正式地称呼刘德,以往可都是直接称之为叔公的。 “微臣刘德,敬候陛下诏令!”刘德脸色有苍白地站了出来。 “你觉得朕的处置得可还得当?”天子冷漠地问道,似乎话里有话。 “陛下……”刘德拜在地上,心中愤懑,怨气极重,有话却不敢说。 “嗯?嫌朕是暴君,不愿进谏?”天子有些轻蔑地笑道。 “陛下重用酷吏,打压忠臣,微臣无话可谏!”刘德犹豫斗争了许久,终于不顾一切地扔出了这句话。 此言一出,自然是满殿哗然。 若问大汉的天下,最大的世家大族是哪一家,当然首推刘家。 若问大汉的天子,哪一家最嚣张,当然也首推刘家。 这个刘,就是刘邦的刘,刘恒的刘,刘彻的刘…… 不仅因为刘家天下最大,更因为刘家的天子没有一个好惹的。 从刘邦开始,经过刘恒,再一直到刘彻,除了短命的孝惠皇帝和孝昭皇帝之外,一个比一个狠。 纵使是那些没有当上皇帝的诸侯王或者宗亲,也出了不少的狠人。 比如说绝食而死的淮南厉王刘长,比如是能够与熊罴搏斗的刘胥。 这刘德并不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嗣,而是楚元王刘交的后嗣。 刘邦是刘太公的长子,而刘交是刘太公的第四子,是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。 大汉肇建至今,这一支宗亲基本上垄断了宗正一职,在宗亲中地位非常高。 既然有刘太公的血统,当然也继承了那一分狠决。 所以楚王刘交一系也出了不少的猛人。 最猛的就是刘交嫡孙——大汉第三位楚王刘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