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皇帝点了点头。 又有官员起身,道:“陛下,北方诸军州的甲胄箭矢,贝州只储备了.” 午时(十一点后), 皇后殿内, “娘娘,陛下今日就不来您这儿用饭了。” 皇后点了点头:“陛下他还要忙多久?” 大内官面带难色:“娘娘,奴婢也不知道!” “那,贝州到底发生何事,什么时候能清楚?” “回娘娘,一来一回就是八百里的金牌军令,也要到明日了。信鸽走运的话,也得下半夜了。” 皇后点了下头:“有劳大内官了。” “那,娘娘,奴婢就回陛下身边了。” 午时三刻(中午十二点前) 徐载靖等一行人,风尘仆仆的跑了四个时辰,终于驻马在贝州城外。 看着矗立在阳光之下的高耸城墙,徐载靖微微蹙起了眉头。 “五郎,这城,咱们不好进啊!”何灌在一旁说道。 另一边的顾廷烨,则动作有些别扭的挪着自己的大腿根。 随后,众人骑马进到了柴家的碳行院子里,却没见到高云青。 问了问店中伙计,徐载靖才知道,高云青暖和过来后,便又出去勘察情势了。 在店中用午饭时,高云青也回了碳行。 一番寒暄后。 “情况如何?”徐载靖道。 高云青疑惑的摇头:“四个城门都没了喊杀声!但,这城中贼人也不知怎么,封闭城门后便龟缩不出!早知如此,我便让主事和我一起跳河出城了!” “城中兵力如何,高大哥你可弄清楚了?”徐载靖继续道。 “城里有宣义军一个军的兵力,两三千人!参与谋反的不知有多少!昨晚他们抢夺城门时,我还看到不少百姓掺杂其中。应该是柴家伙计口中的弥勒信徒。” 看着徐载靖疑惑的样子,高云青道:“那伙人嘴里喊着的‘弥勒当世’口号,便是最大的明证。” 徐载靖点头。 “五郎,咱们怎么救主事?”高云青沉声问道。 徐载靖想了想:“我想着,晚上试一试,能不能把羽箭射到城门楼上!只要能上城墙,一切好说!” 高云青摇头道:“五郎,天没亮的时候,我在城下观察过,贼人们在城墙上巡逻颇为频繁,这个法子恐怕.” “这个不行,那我和青云便想办法借着指力,看能不能直接攀上去。” 一旁的高璞玉道:“五郎,这贝州在两条运河之间,我记得是有水门引着运河水进城的。” 高云青道:“我昨晚逃走的时候,便是跳进了水门前的疏水沟中!水门下有儿臂粗细的木栅栏挡着!” “啧!”高璞玉失望的啧了一下。 徐载靖侧目问道:“多粗?” 酉时初刻(傍晚五点后) 大周皇宫, 昏暗朦胧的光线中,又一只信鸽落进鸽房中。 很快, 信鸽带来的急报,誊写后便被送到了亮着蜡烛的宫殿中。 瞧着众臣工关切的神色,皇帝看了看急报后,有些郁闷的将纸张递给了大内官。 一番传阅后,却是博州城中,有士卒放火杀官,抢占城门,图谋造反。 还没等众人消化这个消息, “陛下,宫外刚送来的曹州急报!” 皇帝蹙眉看过后,猛地拍了下桌子后,站了起来。 “真是岂有此理!” 示意大内官让臣工传阅后,却是和博州差不多的,有贼人城中放火、攻击府衙的消息。 有这两处的消息,距离更远的贝州之事,多半也是真的了。 凌晨,丑时末(凌晨三点后) 贝州城外一片安静。 但是城内, 却不时有惨叫传出来, 声音有男有女。 忽的, “啊!!” 东城墙靠南的位置,一个贼人卒子捂着射进肩膀上的羽箭惨嚎了起来。 有同伴跑过去想要帮忙的时候,凌厉射来的另一箭直接洞穿了第二个人的脖子。 远离水门的城墙上,惨嚎呼喝声,瞬间吸引了巡视城墙的贼人注意力。 城内水门处, 两声闷响后, 还未结冰的城内河面,有淡淡的涟漪波动。 “在那儿!那个骑马的。” “当心!” “射死他,射!” 远处城墙上,有贼人朝城外用力嘶喊着。 而在城墙水门中, 一个嘴里叼着短刃的人,如同幽灵一般缓慢的从水下露了出来。 眼睛转动,确认安全后, 一个,两个很快,另外四个举着油纸包裹的人趁着夜色上了岸。 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