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章 这个反贼不正常-《帝国时代造反实录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人的思想会被物质上的享受慢慢腐蚀,最终原本坚持的思想信念也会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奢靡而滑坡垮塌。

    历史上无数的枭雄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宵衣旰食,简朴持身,能够与部下同甘共苦,以身作则,所以能够在刚起事的时候迅速打开局面,赢得人心。

    但是稍微有点成就的时候就很快陷入了奢侈享乐的陷阱之中,变得刚愎自用,独裁残暴,然后一步一步变成了他们当初反对厌恶的那些人样子,最终也就是昙花一现,彻底消弭在历史长河之中。

    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衰。沈墨好歹也是正儿八经读过书的人,自然知道这个道理。而且上有所好,下必效之。自己这个主公要是都不能以身作则,或者说稍微放松一点,下面的人就会有样学样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,大厦距离崩塌也就不远了。

    所谓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“就是这个道理。普通人骄奢淫逸危害有限,也就最多害了自己和家人。但是作为一方首脑,一个掌握了成千上万人命运的人,却更加谨慎细微,坚守自持。

    眼前的屋子显然不是侍女收拾的,那只有可能是姜寒酥帮自己收拾的。

    沈墨心中一暖,也生出了些许愧疚出来,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冷落姜寒酥了。

    换了一身便服,沈墨出了府衙后门,马夫早就在后门牵着马等着,看见沈墨,急忙牵着马迎了上来。

    沈墨接过马缰,摆摆手,示意不用跟着,然后翻身上马,一个人向着丰韵楼而去。

    姜寒酥和陈氏来了之后,就被白映波接去了丰韵楼。

    丰韵楼也算是姜寒酥的产业,所以住在那里也是理所应当。

    沈墨骑在马上,看着街道上日渐增多的人群,看着满大街的行人大多数都穿着各式汉服,许多男人的脑袋上都是光溜溜的一片。个别文雅的还带着个帽子或者方巾遮掩一二。

    街道两侧的店铺也陆续开张,伙计们站在门口招揽着顾客。当然还有许多店铺仍然大门紧闭,上面贴着封条。

    每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到惊恐畏惧之意,反而脸上都挂着由衷的笑容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永州之战前逃走的人剩下的产业,按照沈墨之前让人发布的告示,这些产业现在全部被没收充公了,属于官府产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