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氏走后,赵玉珍看着知夏。 “你跟腊梅那个妹妹接触的多,觉得她如何?” 知夏想了想。 “目前见到过的姑娘里面,她应该是最适合大哥的,反正我挺喜欢,而且玉梅姐做买卖也挺有天赋,她跟大哥要是能成,将来肯定能成为大哥的贤内助,就是不知道大哥能不能跟她擦出火花。” 赵玉珍若有所思的点着头。 “姑娘再好,也得你大哥中意才行。” 她抬头看向知夏。 “这样,你明天去探探,看那玉梅姑娘有没有意中人,要是有就算了,要是没有,回头我再探探你大哥的心思,如果他已经将那陶家姑娘放下,咱们就多给你大哥制造一些机会,等两人有了苗头,再谈接下来的事,若还没放下,那就再等等。” 盲婚哑嫁是不可取的。 要不是因为大儿对陶家姑娘有些意思,之前也不会将陶家人请上门,就是没想到,人人称赞的陶家姑娘,原来是个立不住的。 也不知儿子对那陶姑娘可歇了心思,这些日子担心儿子心里放不下,她都不敢去过问,为了不辜负何家姑娘,还得先弄明白儿子心里咋想的。 知夏拍着胸脯保证。 “这种事交给我,保证给你办的妥妥的。”转而又说,“不过娘,我觉得以大哥这不大开窍的脑瓜子,也不能完全按咱们的套路来,必要时候还得采取必要手段,这里不都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么?” 赵玉珍往她的方向看了眼。 “你是想让我直接给他拿主意?” 知夏摇头。 “倒也不是直接拿主意,咱们可以先探一探大哥和玉梅姐姐的心思,要是一个已经放下,一个还没心上人,就找个好日子先将亲事定下呗,处着处着,感情不就来了嘛?” 赵玉珍觉得她说的有道理。 “成,先这么办吧。” 大儿子的亲事就已经够她头疼了,女儿明年十三,过两年也要开始谈婚论嫁,大儿子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,他的婚事尚且好解决,女儿可不一样。 瞧这丫头没心没肺的样子,也不知道将来婚嫁是否能顺利。 …… 傍晚,骡车刚到家门前停下,赵玉珍就朝着屋门口喊。 “五福,你过来,娘有件事要跟你说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