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混口饭吃。”张镜湖如实道,说完才有些后怕,要是我说和徐宝山关系近他会怎样? “那你和徐老四呢。”韩怀义再问。 “在下和他不和。” “那你跟我来吧,以后没有徐老四也没有徐宝山了!”韩怀义回头冲一起赶来并作出商议的魏允恭道:“大兄,你去发电报给香帅吧,这次谁要是拦我,我直接拿炮轰!其他的你等我信号。” - 注1——以下字数免费—— 之前有人说韩家搞水运的,忽略漕帮力量了云云。 首先漕帮确实是依附漕运发展起来的,这一点没错。 但参与漕运的未必都是帮会子弟。 这是因为帮会力量无论在哪个年代其实都是非主流,韩家做生意岂能和这些人走得近?避之不及才对。 再说难听点你见过市面上的混混們去吃苦耐劳的搬砖的吗? 除非那些货是给政府收拾了的。 跟着韩家做事的都是些水上户苦哈哈,他们只为了口饭而已。 至于当时的扬州青帮。 老的已经退散,后辈里稍微出头点的此刻不是去了上海,就是在同期的徐宝山的缉私营厮混。 这就和如今各二线城市的杰出者不是考公务员,就是拼命往北上广一个道理。 这个徐宝山,就是扬州帮会力量在长江内陆最后的辉煌了。 可他又算不上漕帮中人。 因为他火并孙七,他清君侧,他接受招安换取官位,他围剿同辈血染自己的顶子,然后再投机革命,最后又依附“新皇”想得开国地位! 漕帮不是这么玩的,这分明是绿林的做派。 所以我才说他是“扬州的宋江”。 反而是未来将他取而代之的张镜湖,是正儿八经的礼字辈以下的大字辈传承。(山东藤县青帮礼字辈的马风山是他的师傅) 但张镜湖是山东人还做过义和团,徐宝山死后他接了徐宝山的班底最后在沪上发展壮大。 苏北和扬中江浙等地的青帮逐渐依附他的旗下。 在那之后才是杜月笙的年代。 至于杜先生为何在晚年发出“夜壶”之叹,依旧是因为,帮会力量在中国社会终究是“非主流”啊。 所以韩怀义才必须跳出这个泥潭。 还有!后面还有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