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九章 陇西李氏(六)-《女帝的传奇相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惜他的丰功伟绩比起李世民来说还是稍显不足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非是一句虚言。

    李世民,陇西狄道人,唐朝第二位皇帝,著名的政治家、战略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

    为人聪明果断,擅长骑射,少年从军,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。

    首倡晋阳起兵,拜右领军大都督,受封敦煌郡公,领兵攻破长安,拜尚书令、光禄大夫,受封秦国公、赵国公。

    唐朝建立后,领兵平定薛仁杲、刘武周、窦建德、王世充、刘黑闼等割据势力,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,拜天策上将,封秦王。设立文学馆,笼络四方人才。

    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,发动玄武门之变,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,被册立为皇太子。

    八月初九日,唐高祖李渊退位,李世民即皇帝位,年号贞观。

    在位初期,听取群臣意见,虚心纳谏,对内文治天下,厉行节约,劝课农桑,实现休养生息、国泰民安,开创贞观之治。

    对外开疆拓土,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,征服高昌、龟兹和吐谷浑,重创高句丽。设立安西四镇,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,获得尊号天可汗。

    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,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保护好核心技术被倭寇学走。

    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,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,享年五十二岁,在位二十三年,庙号太宗葬于昭陵。

    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,十二月戊午日,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,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,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。

    李世民四岁的时候,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,对其父李渊说,您是贵人,而且您有贵子。

    见到李世民时,书生竟说,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,等到二十岁时,必能济世安民。

    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,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,不拘小节,接受儒家教育,学习武术,擅长骑射。

    隋炀帝大业九年,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。

    大业十一年,李世民参加左屯位将军云定兴的军队,前去雁门关,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