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同年四月初三日,司马炎将王元姬与司马昭合葬于崇阳陵,将要迁殡合葬之时,司马炎亲自列举王元姬的德行,命史官撰写哀文。 王元姬安葬完毕之后,有关部门上奏说,安魂的祭礼已经完毕,可以除去丧服。 司马炎下诏说,受到母亲一生的爱抚,却没有用几年的时间回报,从感情上不忍心。 主管部门坚持请晋武帝除去丧服,晋武帝下诏说,我所担忧的是不能够一心一意地尽孝,你们不要为我过度悲伤而忧虑。 前代的礼仪典制形式内容也有所不同,何必要用近代的制度加以限制,使通用的丧礼废缺呢? 群臣仍然请求不已,司马炎便听从,但是仍然戴白冠,吃素食,坚持了三年,如同为其父司马昭守丧一样。 后来司马炎非常思念王元姬,于是下诏说外曾祖母、已故司徒王朗的夫人杨氏,是舅父家辈分高的亲属,郑氏、刘氏两位姨母,都是先后的至爱亲友。 常怀念其美德,亲厚和睦的遗训,就是渭阳诗中的感叹,也远远比不上这长久的思念,封杨夫人及姨母为乡君,食邑各五百户。 太康七年司马炎又追赠王元姬的继母夏侯氏为荥阳乡君,一生虽然谈不上波澜壮阔却也流芳百世。 天下王氏是一家,琅琊王家后面王氏也诞生了不少了不得的人物。 王安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,字介甫,号半山,抚州临川人,北宋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,王安石进士及第。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 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,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被罢相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