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可惜桓玄等知道王恭死讯亦停止进攻,谢琰在不久迁徐州刺史。 隆安三年,在上一年逃入海中的叛民领袖孙恩卷土重来,率众登陆浃口,更攻克会稽,杀内史王凝之,吴国、临海及义兴三郡太守弃郡逃走。 于是以上四郡及吴兴、永嘉、东阳及新安共八郡都有人起兵响应孙恩,又大杀官员。 孙恩自号征东将军,徒众为长生人,因着叛变发展严重,朝廷命谢琰加督吴兴、义兴二郡军事,与都督吴郡军事刘牢之前往镇压,成功杀死义兴的孙恩叛民领袖许允之,迎太守还郡。 后来还击破吴兴的孙恩叛民领袖丘尪,在朝廷的镇压下,孙恩再次逃往海岛,而朝廷担忧孙恩会再度侵袭沿海,于是令谢琰以本官领会稽内史、都督五郡军事。 谢琰无论资历和名望都在会稽极有地位,当时议论的人都认为他必定能安定当地。 只是谢琰亦轻敌,到郡后既不安抚士民,亦不修整武备。 隆安四年五月,孙恩率部众出浃口,攻余姚,破上虞,抵山阴县北之邢浦,谢琰初遣参军刘宣之击退孙恩,但不久孙恩又再进邢浦,上党太守张虔硕战败,孙恩于是一直向会稽进发。 当时人心惊骇,部将皆认为应该严密防备,在南湖设水军列阵,并分派伏兵突击来袭的叛军,然而谢琰都没有听从。 至五月己卯日,孙恩兵临会稽,谢琰尚未吃饭就要出战,先遣广武将军桓宝为前锋,杀敌甚多。 可是后来谢琰在河塘之间的窄路行军,为孙恩军在船舰中射箭攻击,谢琰军队因而前后断绝,在千秋亭败于孙恩。 那时候谢琰帐下督张猛从后砍谢琰的马,谢琰堕地被杀,二子谢肇和谢峻亦同时遇害,被追赠侍中、司空,谥为忠肃公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