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真正由这支龟军亲手斩杀的敌人,估计仅有百万左右。 战损比接近惊人的一比三十! 当然,所有人都明白,这两亿龟军本就是被当作消耗品的“盾牌”,真正的“刀锋”,始终是隐匿于后方、保存完好的荒族主力。 此次战局,整体血腥程度看似没有前几场那般骇人,这既源于荒族战术的改变,也得益于第九战场上防守方的部署相对得当。 荒军本部损失微乎其其微,近乎可以忽略不计;而作为盾牌的两亿龟降军则损失超过七分之一。 反观防守三方:玄龟、鳄族两支援军损失合计不足千万;而蝠妖族作为主场作战方,损失最为惨重,接近五千万。 那么,粗略计算双方的总战损比例,大约在1:2左右。 按理说,这仍是荒族方面取得了胜利。 但计算战损,绝不能简单地以人头数量来衡量。 此次损失最大的是蝠妖族。 可蝠妖族是什么级别的种族? 不过是一个区区B级序列的种族! 相较于之前八处战场上动辄损失数亿主战种族的情况,蝠妖族付出五千万精锐的代价,完全在玄龟、鳄族和蝠妖族本族高层的可接受范围内。 这五千万蝠妖族损失的“含金量”,远远无法与那两亿精锐龟军中损失的三千万相提并论。甚至可以说,两族援军那不足千万的损失,其战略价值也高于蝠妖族的五千万伤亡。 因此,总结下来:在地盘上,荒族确实成功拿下了第九战场;但在付出的代价上,荒族此次的损失实则比对方更大。 而且,对于玄龟族、鳄族一方而言,他们通过此次战役,终于成功地将一条重要规则进行了修改:从第九战场退下来的两族援军,以及那些仍愿意继续作战的蝠妖族残部,将不仅仅是临时性地借道第十战场然后撤回后方。 从第十战场开始,接下来的三处战场,虽依旧未同意两族派遣超过一亿的兵力上限,但却破例同意了接纳并整合从前方战场退下来的这些溃兵——主要是玄龟、鳄族军队以及蝠妖族提供的军队,与本族守军进行联合防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