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安排众人-《南北朝之征伐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来接下来短时间内不会有战事爆发?”

    “大致上是如此,可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突发事件发生。”

    “突发事件么……”

    “俗话说得好: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!等事情发生了再说吧,现在倒不用着急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外部形势稳定,朔准备对河西内部进行一次大规模整顿。”

    “自高昌起兵至今已过八年,连河西业已和平发展了四五年。”

    “之前朔一直忙于军事扩张,对政务关注较少。”

    “这并非是朔信不过都护府上下,而是诸位一直身处高层,中下层究竟怎样,咱们谁也不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尤其吏治方面,朔担心有人知法犯法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,接下来河西当全力整顿内政,争取将凉秦沙朔四州打造成牢固后方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商议完政事,卫朔没有闲着,在崔宏、刘穆之、宋繇三人陪同下,又前去拜访陶潜。

    虽然将陶潜忽悠到了河西,可他并未有将其引入仕途之意。

    且先不提陶潜本身治理地方的手段如何,光是其嗜酒如命一项就足以让卫朔将其拒之门外。

    毕竟哪怕陶潜再才高八斗,他也不敢将一方百姓交到一酒鬼手上。

    万一哪天陶潜贪杯误事,不光害己,还会连累治下百姓跟着遭殃。

    “主公,陶元亮此人虽然才华甚高,然不通世情,难以在官场中立足。”

    “属下一直想不通,主公为何费尽心机将其弄到河西来?”

    对于这个问题,刘穆之已经思考了一路,中间也跟崔宏交流过,可越交流越糊涂。

    “道和,有一点你说对啦,朔的确没有让陶元亮做官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然此人颇几分风骨,为人刚直,又不畏权贵,向来视功名为粪土。”

    “这类人虽然混不好官场,却能很好地成为民意代言人。”

    “民意代言人?此言何意?”

    卫朔这样一说,登时引起崔宏、宋繇、刘穆之三人注意,全竖起耳朵认真倾听。

    “朔打算在河西筹建一家报馆,所谓报馆即按期刊登一些时事消息,其内容既可以是民生时政,也可是生活趣闻,总之包罗万象,跟前汉邸报差不多,只是比邸报正规得多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一点与邸报不同之处在于,报馆由普通人经营、所有,官府除了监督外,无权插手报馆正常营业。”

    “朔之所以建这样一家报馆,是觉得来自底层百姓的声音太弱小。”

    “眼下河西治下还只是四州,等将来收复关中、中原,乃至整个北方、天下,恐怕更不容易听到底层民众呼声。”

    “而有了报馆就不一样,起码除了官府外,民众又多了一种倾诉、表达意见的渠道。”

    “假若有豪强仗势欺人,而当地官府又官官相护时,普通百姓就可通过报馆来曝光,这样就有希望被上一级官府或者审查、督查部门看到,甚至被全天下人看到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