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7章 古有谤木-《南北朝之征伐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后世朱元璋杀贪官杀得还少吗?结果呢?不照样没用!

    刚刚宋繇说齐威王是有史以来治贪官最狠者,那是因为他不曾听说过明太祖大名。

    在古代历朝历代,对贪污官员的打击力度来看,朱元璋绝对是最狠的。

    不但对贪污官员采取剥皮抽筋等极刑,而且在位期间更是杀了难以计数的贪官。

    与他相比,齐威王杀那点儿人,连根毛都算不上。

    但是,即便朱元璋杀再多贪官,其效果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贪官们仍前赴后继的进行贪污,而且越杀越多!

    于是现代很多人把一切归咎于朱元璋太抠,给官员俸禄太低。

    按照这些人的说法,朱元璋把官员当牛做马,不但不给大家吃香的喝辣的,甚至连草不给吃。

    没得办法,为了不被饿死,大家只好靠贪污来过活。

    甚至,有的人还拿海瑞吃不起肉来证明这一观点。

    那么大明朝官员俸禄是不是真的很低?低得官员只能靠贪污来养活自己?

    其实大明朝官员俸禄低不低,要看什么年代。

    明初的银子价格,与明代中晚期,即海瑞时代没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明朝初年,当时中原受蒙古人近百年的盘剥,地广人稀,银子价格和粮食价格都贵得离谱。

    当时上好的农田,每亩大概卖银一两。

    也就是一个县官如果不贪污,光凭工资,每年的收益是六十亩地(县官履任不可带家属,他的伙食,按当时规定是地方报销)。

    六十亩地,对于毕生目标为“三十亩地、一头牛”的农民来说,已经是天文数字。

    可见俸禄低绝不能成为贪污的理由,而这也是卫朔极度反感高薪养廉的原因。

    对于底层庶民而言,当官一年的收入,已经够他赚一辈子。

    当然了,卫朔虽不欣赏高薪养廉,同样也不推崇严刑峻法。

    “从制度上如何下手?”陶潜、刘穆之、宋繇三人皆不解地看向卫朔。

    “诸位可知,当年为了整顿吏治,齐威王除了烹杀贪官外,还推行了什么法令?”

    “许民诽谤令?”刘穆之率先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“然也!”

    “根据《许民诽谤令》,齐国大小一百余座城池的主要大街,纵横齐国全境的十余条官道两旁,都立起了谤木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谤木与人等高,官道旁每隔五里立一块,城池街道每隔三十丈立一块。”

    “一旦谤木写满,便有吏员随时更换,写有字画的谤木必须全部上缴王宫官府,任何地方官署不得扣押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