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5章 斗智斗勇-《南北朝之征伐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不会!”崔浩十分肯定道。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天渡乃西岸唯一一处接通柴壁之关隘,姚兴会主动放弃?”

    “难得他不想拯救柴壁的两万大军啦?”

    “主公所言偏颇,天渡并非唯一,而是离柴壁最近的西岸据点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姚兴愿意多跑一些路,大可绕过天渡,继续北上,一样可以架浮桥东渡汾河。”

    “伯渊之意是说,秦军将绕道柴壁以北?”

    “正是!”

    “天渡之险不亚于乔山,姚兴已在乔山天险吃了大亏,岂会继续往南墙上撞?”

    “不如绕开天渡,在汾水上游架桥东渡,如此一来秦军将绕到柴壁以北。”

    “届时两路敌人形成呼应,再以优势兵力南北夹击,我军防线危矣!”

    “嘶!原来如此啊,不知伯渊可有对策?”

    “主公务忧,只需略施小计,足以破敌。”

    看着崔浩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卫朔登时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汾河水面宽达百丈,若无船只、浮桥几无渡河可能。

    当姚兴统帅近四万大军绕过天渡,抵达汾河上游之后,眺望着水流湍急的汾水,不由忧心忡忡。

    在古代,由于缺乏必要工具与材料,修路筑桥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事,即便是搭建一座简易浮桥也不容易。

    首先应该是先找船将少数工匠与民夫送过对岸,顺便拉一条绳子做为固定。

    然后再把大量船只作为支撑固定在绳子上,再在船上铺上木板,以方便人车通过。

    最后,多用几条绳子,加强拉力,固定之后便可以过人了。

    当然了,上述只是简单叙述一下建造过程。

    其实中间程序很复杂,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桥毁人亡。

    和平时期还好点,战事爆发期间,还会有敌人暗中给予破坏,因此浮桥没那么好建成。

    姚兴很快便体会到建桥难度,一边是汾河风高浪急不容易搭建浮桥。

    另一边是对岸河西军太坏了,总暗中给予破坏。

    由于汾水阻隔,姚兴只有几只小船,无法派大部队到对岸,

    以至于负责打头阵的工匠、民夫刚抵达对岸,便被严阵以待的河西军轻易俘虏。

    前前后后,后秦一共损失了数十名工匠以及数百名普通民夫。

    在姚兴面对搭建浮桥失败而暴跳如雷时,卫朔已连夜带领骑兵渡河潜伏到了对岸。

    此时秦军上下全都被搭建浮桥吸引,一时之间有些疏于警戒,结果正好被卫朔抓住机会,成功偷袭了秦军营寨。
    第(2/3)页